天喜神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49章 王安石——杰出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及改革家,中国名人传记大全,天喜神,快眼看书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王安石,字介甫,号半山,谥号“文”,世人尊称为王荆公、王文公,汉族。

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五年(1021年12月18日),逝于哲宗元佑元年(1086年5月21日)。

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及改革家。

一 生平概述

王安石出生地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,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。

王安石自小聪明过人,勤奋好学,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与理解力。

这为其后来的政治生涯和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科举考试中,王安石于庆历二年(1042年)高中进士,从此踏入官场。

早年,他先后在多地担任地方官,如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。

在地方治理期间,他以务实的态度,致力于改善民生,如兴修水利、减轻赋税、发展教育。

这些实践不仅深得民心,也为他积累了宝贵的施政经验,为后来的大规模改革埋下了伏笔。

宋仁宗时期,王安石虽有心改革,但其《上仁宗皇帝言事书》并未得到重视。

直到宋神宗即位,这位年轻的皇帝锐意进取,对王安石的改革主张产生了共鸣。

熙宁二年(1069年),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,着手实施一系列被称为“熙宁变法”的改革措施。

这场改革的核心在于解决国家财政困局、提升军事实力、改善农业生产和减轻农民负担。

具体措施包括均输法、青苗法、农田水利法、免役法、市易法、方田均税法、保甲法等。

每项改革都是针对当时社会经济的痛点而设计。

然而,王安石的变法之路异常艰难。

一方面,改革触及了既得利益集团,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;

另一方面,部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,如地方官的贪腐和滥用职权,导致民众负担加重,引发了不满。

尽管王安石力图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强化监督机制来减少负面影响,但改革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抵抗力量使得成效大打折扣。

熙宁七年(1074年),因内外压力,王安石第一次罢相,退居江宁。

熙宁九年(1076年),在宋神宗的再次邀请下,王安石重返朝堂,二次拜相,但很快又因各种原因再次罢相,彻底退出了政治中心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末世人途

莫断机

冬宜两两

絮枳